在这一轮伊朗与以色列的交锋中,舆论场上出现了不少声音,认为伊朗“软弱”、“怂”、“不敢打”,反而是也门的胡塞武装被称为中东真正的“硬骨头”、“钢铁战士”。这话乍一听很解气,但真要论现实逻辑,就未免太过理想主义了。把胡塞的“死磕”当作评判伊朗的标准,只能说明看问题的角度还停留在情绪发泄阶段,对中东博弈的底层逻辑,其实并没有看明白。
实事求是地讲,伊朗现在打到这个程度,已经非常了不起。不是伊朗不敢打,而是它实在打不起“胡塞式的战争”。为什么?因为伊朗不是一个破产流亡武装,而是一个完整的大国。它有国家架构,有工业体系,有成体系的能源出口、有一整套被制裁打击过无数次、却还坚韧生存下来的经济体。这样一个国家,想做的不是“拼个你死我活”,而是如何在泥泞中守住未来。
我们先看看胡塞是什么状况:控制区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建筑,放眼望去,全是土房子、破帐篷、铁皮棚。这地方打空袭都嫌弹药太贵。你炸他,他就缩进山沟里;你围他,他就从村落钻出来反扑。他没有工业区,没有炼油厂,也没有现代化城市。坦白说,胡塞的“强悍”,在很大程度上,是一种“穷到无负担”的战斗姿态。他们不怕战火,因为真没什么可以再失去了。
展开剩余57%但伊朗呢?一个160多万平方公里、人口超过8500万的大国,坐拥波斯湾能源枢纽,掌控庞大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与出口体系,拥有多个大型工业城,密布的电力系统、通信枢纽、交通物流、国家金融中心。这些东西打不得,一炸就是几千万、几亿美金的损失。以色列空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:一轮空袭,炸掉伊朗几座大型发电厂,德黑兰就会陷入半瘫痪;一轮导弹攻击,掏空伊朗能源储备,整个国家就会陷入出口停摆的灾难。
更关键的是,伊朗的统治集团也不是那种靠命搏未来的“赤贫政权”。无论是坐在上层的教士精英,还是实控经济命脉的革命卫队体系,其实都有大量的资产——国内的、国外的;明的、暗的。他们要的是维持系统运转,而不是玉石俱焚。他们的对外目标非常明确:通过保持相对强硬但不失控的姿态,来换取西方对制裁的松动,争取一个既能保住尊严、又能恢复贸易的“准和平”环境。
这就是伊朗和胡塞的本质差异。伊朗是一户中产之家,手里有产业,有股票,有债券,有房产,有孩子在读国际学校。战争当然能打,但你让他家房子炸了、厂子没了、油田毁了,哪怕最后赢了,他也元气大伤,甚至政权崩塌。而胡塞?胡塞是一户早就一无所有的硬骨头,“你炸我一砖,我啃你一口”。他不求翻身,他只求活着。世界上最难缠的敌人,从来不是强者,而是无所畏惧的弱者。
这就像以色列也打不起“穷鬼战争”一样。你看以色列那人均GDP,5.3万美元,全世界数得上号的高科技强国,一枚导弹命中特拉维夫的金融中心,可能直接震动全球资本市场。而伊朗虽比不上以色列发达,但人均GDP也有4400美元,远比胡塞的400美元要高出十倍之多。伊朗也是有“家产”的国家,不是街头扛着火箭筒的游击队。它要顾的是国家、体系、长远,不是今天杀得爽明天国家完。
所以别再用“胡塞式死战”来套伊朗。那不是“铁血硬汉”,那是“破釜沉舟”。伊朗也能硬,只不过它选择的硬,是“战略韧性”的硬,是“能扛能耗还能打还得活”的硬。这样的国家,可能不够解气,但活得久,也赢得深。真要看清这点,才算理解了伊朗真正的底色。
发布于:重庆市嘉正网-股票配资电话-专业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app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