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以来,A 股市场表现亮眼,上证指数不断攀升,于 8 月 13 日最高触及 3688.63 点,深证成指、创业板指以及科创 50 指数也纷纷上扬,市场交投热情高涨,成交量持续放大。投资者普遍关心这轮上涨行情还能延续多久,指数最终能涨至多少点,以下将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预测。
一、上涨能持续多久:多因素交织下的行情推演
(一)政策驱动的持续效力
自 2025 年初以来,政策端对资本市场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,明确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等方向,为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。例如,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面,一系列支持新兴产业的政策不断出台,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,增强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2025 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将 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 和 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” 列为前两大工作任务,后续 4 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支持科技创新、扩大消费。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,将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,进而支撑 A 股市场的上行。从过往三中全会后的市场表现来看,会议召开后 1 年、3 年、5 年,万得全 A 平均上涨 29.53%、49.47%、45.23%。鉴于本轮经济转型政策的力度和决心,预计 A 股此轮上涨行情受政策驱动的时间跨度有望超过历史平均水平。若政策持续发力,在未来 1 - 2 年内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,并非毫无可能。
(二)经济基本面改善的节奏
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,6 月份金融数据在总量和结构上均有所改善,企业短贷同比大幅多增、M1 增速持续提升,反映出实体经济短期活跃度较高。自 2008 年以来的历史数据显示,当企业短贷增速和 M1 增速同时从底部趋势性改善时,万得全 A 大多从底部趋势性上涨。这表明当前经济基本面的积极变化对 A 股市场形成了有力支撑。
在行业层面,高增长行业占比大幅提高。2025 年一季度,高增长(净利润累计增速大于 30%)行业占比由 2024 年末的 11.45% 大幅跃升至 22.14%,基本与 2023 年末持平,且接近 2023 年一季度的 25.95%。以新能源行业为例,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,国内新能源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成果显著,带动整个行业业绩高速增长。如果经济复苏能够持续验证,企业盈利不断改善,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股市,推动 A 股上涨行情延续。乐观预计,若经济复苏进程顺利,基于基本面改善的上涨行情有望持续到 2026 年甚至更久。但如果经济复苏失速,如制造业与消费数据不及预期,基本面无法承接估值,市场可能提前进入深度调整,上涨行情也将戛然而止。
(三)资金面的后续支撑
居民财富配置转移的持续性:过去十年债市处于黄金大牛市,但当前债市发展态势有所转变。自去年相关行情以来,A 股市场发生反转,在良性循环作用下,社会财富开始重新配置,股市成为资金流向的重要方向。居民储蓄等资金为追求更高投资回报,逐渐从传统低风险理财产品、房地产等领域转移至股市。从趋势来看,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调、理财收益波动加剧,居民资金向股市搬家的进程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。然而,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若股市出现大幅波动,影响投资者信心,居民资金流入股市的速度可能放缓甚至逆转。预计在未来半年至 1 年内,居民财富配置转移仍将为 A 股提供增量资金支持,但具体时长取决于市场表现和投资者信心。
机构资金入场的节奏
公募基金:2025 年前 7 个月,新成立基金总数达到 807 只,累计发行份额 6260 亿份,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 465 只,发行份额累计 2236.04 亿份,相比 2024 年同期有显著增长。新基金的建仓需求将持续为市场带来资金。而且,随着市场行情向好,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认购热情可能进一步提升,促使更多资金流入市场。若市场维持良好表现,公募基金在未来 1 - 2 个季度内有望持续为 A 股注入增量资金。
外资: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提高,外资对中国市场信心逐渐恢复。2025 年外资态度正向 “逐步加仓” 转变,对中国核心资产开启新一轮增配周期。全球流动性仍处于宽松周期,中国资产估值吸引力增强。以沪深港通为例,资金持续净流入。但外资的流入受全球经济形势、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。如果全球经济环境稳定,外资有望在未来半年至 1 年内持续流入 A 股;若全球出现重大风险事件,外资流入可能受阻甚至流出。
两融资金:2025 年以来两融余额持续上涨,8 月 5 日达到 20002.59 亿元,占 A 股流通市值 2.30%,且后续仍在攀升。融资融券业务为投资者提供杠杆资金,市场行情向好时,融资买入增加市场资金供给,推动股价上涨。然而,两融资金具有一定的杠杆风险,若市场出现大幅下跌,可能引发强制平仓,导致资金流出。在市场上涨趋势不变的情况下,两融资金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为市场助力,但需密切关注市场风险变化,预计在未来 1 - 2 个月内两融资金将保持活跃状态。
二、能涨到多少点:不同视角下的目标点位预测
(一)基于历史估值对比
与美股估值对标:信达证券分析指出,2000 - 2010 年,A 股估值系统性高于美股估值,美股估值是 A 股熊市估值下限;2011 年至今,A 股估值系统性低于美股估值,美股估值是 A 股牛市估值上限。截至 2025 年 7 月 25 日,A 股上证综指市盈率为 15.6 倍,美股标普 500 市盈率为 28.5 倍。若 A 股估值涨到美股估值水平,对应上证综指涨幅空间达 83%。不过,考虑到 A 股净资产收益率(ROE)比美股弱,A 股估值可能仅在阶段性牛市泡沫化时达到美股估值。从这一角度看,如果 A 股市场进入牛市泡沫化阶段,以上证综指当前点位计算,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,理论上有望挑战更高点位,但这一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且充满不确定性。
参照 A 股自身历史估值高点
市净率(PB)角度:上证指数的 PB 受银行板块影响较大,历次牛市高点 PB 逐渐走低。信达证券认为全 A(万得全 A)非金融 PB 波动范围更稳定,可用于对比牛市空间。截至 2025 年 6 月底,全 A 非金融的 PB 为 2.23 倍,2021 年 PB 高点为 3.10 倍,对应涨幅空间为 39%;2015 年 PB 高点为 5.35 倍,对应涨幅空间为 140%。这意味着若以历史 PB 高点为参照,A 股存在一定上涨空间,若市场延续牛市行情,全 A 指数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一定幅度增长,对应上证指数也将随之上升,预计可能达到 4000 - 4500 点区间,但需市场整体估值提升以及企业盈利增长等多方面配合。
市盈率(PE)角度:2015 年以来,全 A 市盈率波动范围持续收敛(高点下降、低点抬升),主要原因可能是股市持续扩容。考虑到最近两年股市扩容速度大幅下降,本次牛市有可能摆脱前期估值收敛区间。截至 2025 年 6 月底,全 A 市盈率为 19.45 倍,2021 年 PE 高点为 23.57 倍,对应涨幅空间为 21%;2015 年 PE 高点为 31.12 倍,对应涨幅空间为 60%。从 PE 角度预估,若市场估值进一步提升,全 A 指数有望上涨 20% - 60% 左右,对应上证指数或能达到 3800 - 4500 点左右,但同样需要市场环境、企业盈利等多因素协同。
(二)机构预测观点汇总
国内机构:中国建投研究院主任张志前表示,随着中国经济回稳向好以及资本市场改革政策落实,预测 2025 年 A 股将企稳上升,上证指数最高或可触及 4000 点。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认为,在经济转型、政策推动下,A 股或持续走强。中信建投策略陈果团队中期看好中国股市 “信心重估牛”,随着政策逐步加码与见效,2025 年牛市有望从 “流动性牛” 迈向 “基本面牛”。资深市场分析人士刘宁川指出,上证指数明年开春后有望冲破 3730 点压力位上行,未来两年有望上攻 5178 点挑战 6124 点。综合国内多家机构观点,对 2025 年 A 股较为乐观的预测中,上证指数有望冲击 4000 点甚至更高点位,若市场牛市行情延续良好,在经济转型和政策支持下,不排除向更高历史点位发起挑战的可能。
海外机构:汇丰银行考虑到制造业活动复苏、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和更好的盈利增长等因素,将 2025 年底上证指数目标维持在 3800 点。高盛预计 2025 年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3%,摩根士丹利预计沪深 300 指数 2025 年年度目标点位在 4200 点,相比目前有近 8% 的上涨空间。海外机构基于对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分析,给出了相对明确的目标点位预测,其中对应上证指数的目标点位大致在 3800 - 4200 点区间,这也反映出海外机构对 2025 年 A 股市场上涨空间的一定预期。
综合多方面因素,2025 年 A 股上涨行情的持续时间受政策、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等多种因素影响,乐观情况下有望持续到 2026 年甚至更久。在上涨点位方面,不同分析视角和机构预测给出了不同结果,较为集中的观点是上证指数有望冲击 3800 - 4500 点区间,若市场情绪高涨、经济转型顺利、政策持续发力,不排除挑战更高点位的可能性。但股市走势充满不确定性,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、国际经贸形势变化、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因素,都可能导致市场走势偏离预期,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相关因素变化,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。
嘉正网-股票配资电话-专业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app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